汽车圈常有这么一句话:行业变革的浪潮,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才是下半场。从智能驾驶领域来看,中国汽车市场技术迭代非常快,市场规模增长快速。2021年,L1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6.9%,L2市场占有率达到15.7%,仅到2022年,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L2级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了34.5%。现在汽车智能化已不再是新鲜的事物,不同于前几年的“摸爬滚打”,如今各家车企纷纷推出智能化战略,智能驾驶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距离全面智能化的实现,似乎还有很多的想象空间。那么,当下中国汽车智能化的程度究竟如何?我们有什么量化的标准可以参考呢?
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是全球首个公平、公正、专业、权威的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测评体系,服务消费者买车用车,服务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目前已被40余家车企纳入开发标准,从IVISTA的测评结果中我们可以一探中国汽车智能化的缩影。
2018-2020年,2018版IVISTA规程累计测评63款车型,其中自主品牌占40%,欧系占18%,美系占20%,日系占18%,韩系占4S%,自主品牌更愿搭载ADAS系统作为智能化的标签。而截至目前,依据2020版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测试与评价规程进行正式测评的车型共19款。针对累计多年的测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发现。
1、智能行车
依据测评结果分析发现,智能行车几乎成为车辆智能化的标配功能。未来应该加强直道入弯的纵横向控制能力,并在抬头显示、驾驶员状态监测以及蜂窝车联网等关联功能上提高搭载率,提升用户体验感。
2、智能安全
依据测评结果分析发现,智能安全几乎同样成为车辆智能化的标配功能。但是,行业水平参差不齐,个别车型表现较差,拉低了整体得分率。未来应该加强儿童近端横穿单侧遮挡50%场景的应对能力,并在FCW辅助报警、主动式安全带预紧、紧急转向避障、后碰撞预警、后方交通穿行提示以及DOW后排独立报警等关联功能上进行产品优化和技术升级,完善乘员主动安全保障措施。
3、智能泊车
依据测评结果分析发现,智能泊车功能行业搭载率低,能够获得优秀的车型又是凤毛麟角,因此不管是搭载率还是技术水平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4、智能交互
依据测评结果分析发现,智能交互功能也是车辆智能化的标配功能,但是依据测评结果可以发现行业水平还有提升的空间,如对不同方言指令的识别能力、车机的应用启动时间等方面。
5、智能能效
智能能效是针对新能源车的工况适应性、环境适应性以及充电效能开展的测试,充电效能板块得分率能达到91.98%,但是工况适应性方面得分率较低,只有67.43%。因此急需提升、优化“常温WLTC续航里程衰减”和“常温WLTC能量消耗率”两项指标是行业未来努力的方向。
智能驾驶技术目前还存在不少争议和质疑,特别是近年“自动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话题不断,消费者或多或少会出现“抵触”心理,但是智能化仍然是汽车产业最大的“风口”,但要拿下它绝非易事,还需要各家车企、行业、社会共同努力。中国汽研汽车指数将继续开展测评研究,积极响应国家在汽车智能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助力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敬请期待后续的测评结果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