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新能源汽车续航挑战再次升级,车主如何应对?

  • 2025-01-20 10:44:20
  • 发布者:管理员
  • 分类:绿色健康科普

大寒,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时刻的到来。在这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笼罩在严寒之中,寒潮频繁南下,带来大风、低温以及地面积雪不化的景象。北方地区更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而南方虽然气候相对温和,也会迎来难得的降雪和低温天气。

随着大寒的到来,低温环境对新能源车电池的影响愈发显著。在低温条件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度减慢,导致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降低,进而影响续航里程。这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去年7月中国汽研发布行业首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杂高寒环境测试评价规程》,该规程针对在高寒环境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表现,测评在(-25 ~ -15)℃的极寒场景下进行,采用WLTC简化工况,测试项目包括续航抗衰、充电效能和空调采暖性能等。此规程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真实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表现,从而引导消费者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面对严寒天气下的续航挑战,新能源车车主们也在积极寻找应对策略。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冬季开车小建议:

首先,尽量保持电池温暖。在寒冷天气下,电池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因此车主们应尽量将车辆停放在温度适宜的车库内,或者采取其他保暖措施,以维持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同时,在出行前将电池充满,以应对低温对续航里程的潜在影响。

合理使用空调等设备。虽然冬天需要开启空调或加热设备来保持车内舒适,但过度使用这些设备会加速电池电量的消耗。

平稳行驶也是节省能源的有效方法。在冬天行驶时,车主们应尽量保持平稳的车速,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

新能源车通常配备动能回收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将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回馈到电池中,从而增加电池的续航能力。因此,车主们在行驶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功能,通过合理控制车速和制动方式,将尽可能多的能量回收并储存到电池中。

寒冷天气对车辆部件的影响较大,车主们应定期检查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作。同时,也要关注轮胎胎压、雪地模式等设置,以确保行车安全。

在严寒的冬季,新能源车车主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通过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仍然可以保持车辆的续航和性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相信新能源车在未来的冬季出行中将更加可靠和便捷。

随着全球对绿色出行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正逐步成为引领汽车行业迈向更加绿色、节能、环保新阶段的重要力量。不仅在行业内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引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还致力于帮助消费者甄选健康又环保的新能源汽车,让消费者享受安全、健康的绿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