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近30年间,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了3倍,占全球总患病率22%,预计在20年后,工业化国家50%的人口将患上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人群从稀少到增多,尤其是青少年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过敏源导致的同时发生过敏和多器官过敏的情况正在增加,目前过敏性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六大慢性疾病之一。
汽车作为工业化产品,内饰用料丰富,工艺复杂,人们在享受其便捷的同时过敏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但是大多数人身体上细微的不适选择视而不见,认为是换季天气干、感冒等原因导致的,未曾放在心上,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影响驾乘体验。
有人可能不理解,自己汽车里面没放装饰品、香水一类的,怎么会过敏呢?但其实过敏存在于车内很多必要物品中,比如门把手等金属制品、座椅等皮革制品,或是车内常见的织物。
驾乘人员经常接触的车门把手、钥匙、变速箱换挡杆、按钮、安全带插销等部件使用了易引发人过敏的镍,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到镍金属可能会发生局部或者全身的过敏反应,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还将镍化合物列为致癌物。
座椅很多人都喜欢使用皮质的,但皮革加工过程时经过鞣制加工,铬鞣是最成熟的鞣制方式,但在这个过程中,六价铬会释放出来,对六价铬过敏的人群会因此出现瘙痒及红斑、丘疱疹等症状。
至于织物,本身很难引起过敏,但如果不勤加清洁,很容易引起灰尘堆积,对哮喘患者来说十分不友好。
车内致敏物往往存在于车内必需物品中,驾乘人员很难将每一件相关物品进行更替。基于此,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简称健康指数)近期升级推出了2023版测评规程,针对健康防护方面完善了车内致敏物(VAR)风险测评,对皮肤接触致敏物风险、呼吸道致敏物风险(包括防螨性能、甲醛和二甲苯)进行评分,重点关注汽车使用过程中乘员的健康性指标,对于车内可能致敏的风险部位着重进行考察,旨在推进环保材料、配置和工艺的开发与应用,促进车企研发车内安全环保健康的汽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过敏关乎身体健康,轻则出现眼痒、流涕、皮肤瘙痒和打喷嚏等不良反应,重则反应强烈者可能威胁生命。消费者应当了解并重视相关内容,从源头减轻过敏隐患,在购车前参考健康指数的测评结果,健康指数秉承着“绿色低碳,健康同行”的品牌理念,为您的健康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