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辆川流不息的道路上,过往的行人衣着服饰千差万别,丰富多样的穿搭,构成了路上一道道风景线。但目前主流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测评存在“盲区”,测评所使用的标准行人假人目标物服装单一,这与复杂多变的真实路况脱节,不同衣着难倒了AEB:低对比度服装,容易在视觉识别过程中与背景混淆,干扰系统精准捕捉行人;带有反光材质的衣物,可能会改变雷达回波性能;而较长的服饰,会模糊行人的真实轮廓特征,可能干扰系统对行人外形及动作的判断。
实际道路交通环境中的行人
在行人安全保护愈发重要的背景下,构建多样化行人场景显得尤为必要。对此,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2023版修订版)智能安全分指数在全球率先引入不同穿着行人近端横穿的测评场景,通过模拟贴近现实的测试场景,有效验证AEB系统的鲁棒性,大幅提升AEB系统对交通弱势群体(行人)的保护能力。
(一)测评规程
IVISTA 2023版修订版智能安全分指数-主动安全-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测评规程对系统鲁棒性的考察,充分考虑了中国实际道路交通中行人着装样式丰富且可能对AEB系统感知与决策造成干扰的特点,引入“不同穿着行人近端横穿”这一特色场景。
该测试在白天、晴天进行,试验车辆分别以40km/h、60km/h的车速行驶,不同穿着的假人目标物运动路径与主车行驶路径垂直,经过1m加速至5km/h保持匀速,碰撞点在主车25%处。该场景模拟了真实交通中发生碰撞事故后的轻卡横置在道路中的情况,考察车辆AEB功能在真实道路中对于不同穿着行人的避撞或减轻碰撞的能力。
场景示意图
(二)不同穿着行人目标物
为支撑智能汽车在不同穿着行人近端横穿场景下的安全测试,中国汽研展开了深入调研,全面涵盖中国实际交通情况、典型事故案例、衣着类型、颜色等多方面。基于调研结果,精心挑选了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着装。
成人行人目标物身着黑色大衣和上装下装均有反光条的环卫工作服,儿童行人目标物则穿着蓝白校服并背着双肩包。这些精心设计的着装选择,旨在让智能汽车测试场景更加贴近实际道路情况,助推主动安全系统在复杂现实环境中可靠性提升。
作为全球首次将不同穿着行人目标物纳入智能汽车安全性测评,IVISTA 2023版修订版引入不同穿着行人近端横穿场景,高度贴合现实交通环境,对AEB系统鲁棒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助力车企研发出在实际使用中性能更优、安全性更高的智能汽车产品,为消费者的出行安全筑牢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