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 “双碳目标”、“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部署下,汽车产业迎来绿色转型新征程。探讨汽车低碳与健康发展,呼吁全产业链共同关注汽车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汽研汽车指数联合易车出品高端访谈栏目《指领1+1》第三期11月23日正式上线。
本期由中国汽研品牌宣传中心主任助理、指数管理中心指数运营主线负责人贺晓娜主持,并邀请到中国汽研检测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负责人宫宝利,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葛蕴珊,易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分析师周丽君针对汽车健康及汽车低碳发展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汽车?
贺晓娜: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汽车健康越来越关注。对于消费者普遍关注的健康汽车,周院长您是怎么看的?
周丽君:过去10多年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买车,所以大家对车子真正的健康不太了解。从我们调研数据来看,中国的购车年龄六七年前只有31、32岁,这几年已经突破35岁。中年之后,他不再是简单的为了自己的上下班去买车,而是为了整个家族三代同堂的需求,所以开始非常在乎车内健康对于孩子和老人的关注。
贺晓娜:作为汽车健康领域资深专家,想请葛教授从技术角度解读一下到底什么样的汽车才是真正健康的汽车。
葛蕴珊:健康汽车应该从两个层面来推动,一是健康防护类似于被动安全,对车内危害健康的物质予以清除。主要指将零部件当中有害气体和气味、甲醛、苯系物TVOC、细菌等,从源头进行控制。二是健康监测类似于主动安全,结合5g智能网联技术,对车内乘员体征状态进行实时连续、长时间的监测,并作出相应决策,实施驾乘人员的健康安全智能管理。真正的健康汽车应当是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与健康医疗领域的结合,是智能座舱理念与大健康理念的创新融合。
车内环境健康技术的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方向
贺晓娜:在汽车健康技术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葛蕴珊:2021年,原来国家环境环保总局和技术监督局制定并颁布实施了 “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该标准的实施有效推进了汽车行业对车内VOC质量的管控。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动汽车用户对车内辐射对车内电磁辐射暴露的担忧和抱怨日益增长。2018年,中国汽研推出了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评测体系,评测内容从最初主要的VOC,不断拓展到EMR、PM、VAR5个板块,建立了中国汽车车内健康评价的新标杆。
贺晓娜: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测试了很多车型,有什么发现?
宫宝利:根据近年来健康指数测评数据显示,车内的甲醛危害平均值较17年下降了50%,“五苯三醛”的综合污染值平均较17年下降了50%、高温工况下的车。气味强度下降了0.5级,这些充分的表明了我国车内环境的健康水平正在逐步稳步的提升。
贺晓娜:2016年健康中国战略提出,行业也响应国家的号召,对汽车健康难题不断钻研。那么汽车健康技术未来到底如何发展?
葛蕴珊:汽车健康技术我觉得可能未来会围绕车内气味和挥发性的物质,车内抗菌抑菌,车内防敏致敏以及智能座舱的配置发展。在车内气味方面,未来车内气味的检测可能将由传统的嗅辨往仪器嗅辨方向转变。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方面,未来健康汽车将开发出低散发的内饰材料,从源头解决车内挥发物散发问题。在车内抗菌抑菌方面,未来会开发搭载空调杀菌和紫外线杀菌等功能的车型。在车内健康配置方面,未来开发搭载车内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和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的车型会大大增加,同时远程净化和健康关怀服务也将受到极大的关注。
贺晓娜:不久前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发布了2023版最新规程,新规程有哪些亮点?
宫宝利:在驾乘人员健康方面,分为清新空气和健康防护,我们重点考察车内空气质量,车内颗粒物,车辆的电磁辐射、抗菌防霉。在车辆对环境影响方面,我们深入的研究车辆的低碳节能和续航保持等问题,未来还会考虑引入清洁排放维度。在低碳节能板块,我们重点考察拥堵场景的能耗,高温场景的能耗,低温场景的能耗以及我们的充电效率。在续航保持板块,我们重点考察高温低温的一个续航保持,高速续航保持和综合续航。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
贺晓娜:提到碳不得不聊一聊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重要的支柱产业,周院长您是怎么看待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这种发展关系呢?
周丽君:我认为新能源产品不是对燃油车的替代,而是对燃油车的转型升级。比亚迪在2022年年初的时候,就是直接用他的新能源产品,尤其是PHEV直接替换掉了燃油车。好多人担心会不会销量下滑或者暴跌,结果一下子从年销量40多万辆这样一个车企,变成2022年逼近200万辆,今年的话300万辆,应该算是中国一流车企,包括吉利、哈佛、长安等等都在加速推进燃油车的转型升级。
贺晓娜: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想请葛教授谈一谈。
葛蕴珊:正如周院长所说,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汽车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推动力。但纯电动汽车也必须使用风电、光伏水电、核能等“绿电“才能实现真正的“碳中和”,因此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在大规模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同时,必须推动绿色能源更广泛的应用,才能带动新能源领域的“碳达峰“和”碳减排“。
另外,纯电动汽车也并不是汽车行业实现状态目标的唯一选择,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比如说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氢氨融合内燃机、碳中和燃料(Efuel)内燃机正在快速发展中,未来碳中和社会的汽车领域应当是多能源并举的时代。
贺晓娜:作为第三方机构,请您给介绍健康指数新规程中,在低碳方面有哪些测评技术的创新?
宫宝利:2023版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我们正式提出了“绿色低碳,健康同行“的技术发展理念。在低碳节能板块,我们重点考察拥堵场景的能耗,高温场景的能耗、低温场景的能耗以及我们的充电效率。在插电混合动力方面,我们新增了CD模式下的一个高低温能耗的测试,评价在纯电行驶状况下的耐环境性能、还有热管理、能量管理能力。在纯电动车型方面,提供不同车型在高低温高速场景下的一个电耗衰减率的综合评价,减少消费者的续航焦虑。
贺晓娜:感谢各位专家的卓越见解。绿色低碳,健康同行,我们呼吁产业上下游共同关注车内健康,创新节能技术,倡导低碳出行,共同引导汽车产业绿色升级发展,为消费者创造健康车生活,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再次感谢三位专家的精彩对话,本期节目告一段落,我们下期再会!
关注《指领1+1》,洞察汽车产业新趋势,扫码观看完整栏目
【栏目介绍】
《指领1+1》第三期是中国汽研&易车联合出品,由中国汽研指数管理中心、政研咨询中心策划监制,以汽车测评技术为内核,聚焦产业政策解读、技术发展前瞻研究、汽车品牌向上的高端访谈栏目。栏目计划每季度一期,将邀请行业领导、技术专家、车企高层、权威媒体参与,多维度展示汽车测评技术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汽车技术升级、服务消费者买车用车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