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上自动驾驶的法规加速落地,不仅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迅猛发展,这也标志着高级别自动驾驶实现商业化的前夜正在到来。今天我们来盘点国内外智能汽车的法规标准发展历程,看看各国如何培育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了解现今智能汽车标准、测评有何新发展。
美国:积极推进无人驾驶法规制定
美国联邦政府己发布了《自动驾驶4.0》 (AV4.0),以确保美国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并整合38个联邦部门、独立机构、委员会和总统行政办公室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工作,为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创新者以及所有相关者提供美国政府有关自动驾驶汽车工作的指导。美国多州积极推进无人驾驶法规制定,美国各州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立法内容主要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的概念、功能、技术条件,驾驶人员的资质,自动驾驶汽车运行规范,道路测试的管理方式,基本的法律责任以及事故报告制度等,其中道路测试是自动驾驶汽车法律法规的核心。
日本:推动智能驾驶商业化与立法支持
日本 SIP 项目(战略性创新创造计划)已进入2.0阶段,下一步的重点将是自动驾驶与未来智能社会的协同。2021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推出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出租车、巴士车运营服务,维持日本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从2020年4月开始,日本将允许L3 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
欧盟:加强顶层规划破除法规障碍
欧盟各国一直致力于加强顶层规划,促进各国协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应用。欧洲道路交通研究咨询委员会在 2015年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19年对该路线图进行更新,进一步强化了网联化、车路协同方面的规划和要求。与此同时,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分级、技术开发、汽车制造以及各项安全法规和道路交通规则等,瑞典、芬兰、德国、荷兰、英国等国家纷纷启动修订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律法规的程序,以破除现阶段欧洲自动驾驶发展面临的法律法规障碍。
中国:国家高度重视,加快构建基础设施体系
我国高度重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应用, 2018 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发布了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给出了智能汽车“三步走”的战略发展路线。2020年2月,国家11 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L4 级)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建设形成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六大体系。
智能汽车标准法规现状:初步成型,持续完善
国内外均成立了专业小组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或者自动驾驶车辆标准制定工作。WP.29于2018年6月成立联合国智能网联工作组GRVA,专门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中国。国际标准组织ISO成立TC22和TC204,分别负责道路车辆和智能交通系统,其规定的标准值是最低标准,并且还未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性能做出规定。中国的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专门从事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另外,还有SAE、Euro NCAP、JT/T等非营利团体在制定或已制定更加严苛的标准法规。
目前,国内外已经针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出台了若干个相关标准,主要面向碰撞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主动紧急制动系统、车道保持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等辅助功能。
IVISTA守正创新,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法规加速落地的同时,智能网联的标准制定该依托什么数据基础,智能汽车又如何通过可量化的方式测试评价?这就需要发挥第三方技术机构的力量。成立于2017年的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是全球首个面向智能汽车的第三方测评体系,自诞生以来,秉承中立、公正、专业的立场,持续引领中国智能汽车技术与产业发展,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技术大奖。
当前,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车企不断推出搭载更多智能化功能的汽车新产品。面对日新月异的汽车智能网联技术,IVISTA也在不断与时俱进。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开展2020版规程修订,创新性研究面向导航智能驾驶(NP)汽车的测评规程,经过1年多的持续研究与验证,在2020版规程基础上,在智能行车分指数中引入NP测评项目,旨在选出智能行车功能达到极优秀水平的车型,赋予智能行车G+评价,并在2022年12月发布了首批NP测评结果。
汽车工业是非常庞大的产业,智能网联更是涵盖众多学科,智能汽车的测评不是靠一方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与海内外学界、企业通力合作,如果您对汽车智能测评感兴趣,请多关注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未来,IVISTA中国汽车智能指数将继续开展相关测评研究,为公众提供中立、公正、专业、权威的智能汽车测评信息,服务消费者买车用车,引导企业优化开发设计,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